科普网欄目視頻美女
  1. 科技
  2. 正文

穀雨:雨生百穀 芳菲向暖


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,當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,便為穀雨。
穀雨,源自古人「雨生百穀」之說,意味著春將盡,夏將至,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記載:「三月中,自雨水後,土膏脈動,今又雨其谷於水也……蓋谷以此時播種,自上而下也。」中國明代介紹栽培植物的著作《群芳譜》中有記載:「穀雨,谷得雨而生也。」穀雨將「谷」和「雨」聯繫起來,蘊涵著「雨生百穀」之意,反映了穀雨的農業氣候意義。



穀雨時節氣溫升高加快,降雨量增加。此時,光照充足,對水稻玉米,尤其是棉花的種植和生長較為有利。
我國古人將穀雨時節的十五天分為三候:一候萍始生,二候鳴鳩拂其羽,三候戴勝降於桑。意思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,浮萍開始生長,布穀鳥提醒人們播種,戴勝鳥落在桑樹上。

春雨綿綿是穀雨節氣最主要的特點。
從氣候背景看,在穀雨時節,東亞高空西風急流出現明顯減弱和北移,華南暖濕氣團比較活躍,西風帶自西向東環流波動比較頻繁,低氣壓和江淮氣旋活動逐漸增多。受其影響,江淮地區會出現連續陰雨或大風、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過程。穀雨節氣時,我國天氣舞台上的「主角」輪番登場,在我國其他地區,還需要格外關注大風、沙塵、冰雹、強降水等天氣過程。
在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,春季的降水量約占全年總量的十分之一。穀雨到來後,這些地區由於氣溫升高,大風天氣增多,蒸發強烈,容易出現乾旱。在這種情況下,雨水顯得十分寶貴,所以有「春雨貴如油」的說法。
而在我國長江中下游、江南一帶,隨著穀雨的到來,雨水開始明顯增多,特別是在華南地區,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,往往會形成較長時間的降水過程。由此,也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汛期。


處在暮春時節的穀雨,意味著春將盡、夏將至,此時冷空氣大舉南下的情況較少,但影響北方的冷空氣「餘威尚存」。4月到5月,氣溫明顯回升,土壤乾燥疏鬆,空氣層不穩定,上層風動量下傳,鋒面氣旋活躍,此時,我國北方的大風、沙塵天氣比較常見。
在穀雨時節,與部分地區春雨貴如油相對應的,則是春旱。淮河流域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,從秦嶺、淮河附近向北,春雨呈急劇減少的態勢,這裡的農田更加渴望一場透雨的滋潤。
俗話說,清明斷雪,穀雨斷霜。雖然穀雨時節的天氣有其一般規律和特點,對於人們看天種地有一定的參考依據,但有些年份這個時節的天氣也並不嚴格「遵守」節律,也有「不走尋常路」的時候。雖說「穀雨下秧,大致無妨」,但種田不能只求「大概」,參考節氣的同時還要關注天氣預報,根據天氣變化採取措施,趨利避害。


穀雨花信為:一候牡丹、二候荼蘼、三候楝花。
牡丹花也叫穀雨花,它是一種以節氣命名的花,「穀雨過三天,園裡看牡丹」。牡丹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,花朵碩大,花色艷麗,香味純正,春風輕吹,嬌艷動人,素有「國色天香」之稱。
荼蘼是一種薔薇科的草本植物,初夏開花,多為白色,有香味。人們常常認為荼蘼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,「荼蘼不爭春,寂寞開最晚」
楝花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,俗稱「苦楝仔」,春末夏初開花,也是二十四番花信風中的最後一花。清人陳淏子的《花鏡》云:「二十四番花信風,梅花為首,楝花為終。」穀雨之後,二十四番花信風就此終了,此後便是「綠陰芳草長亭」的景象。


「春山穀雨前,並手摘芳煙。」穀雨時節,喝穀雨茶、食香椿、賞牡丹、走穀雨等習俗廣為流傳。
在南方,穀雨時節採制的春茶(芳煙)叫「穀雨茶」。其特點是細嫩清香,味道最佳,有清火的功效。北方則有食香椿習俗,亦稱「吃春」,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。
自漢代以來,在陝西省白水縣穀雨時節有祭祀文祖倉頡的習俗。傳說中,倉頡創造文字,功蓋天地,黃帝為之感動,以「天降穀子雨」作為其造字的酬勞,從此便有了「穀雨」節。

詠廿四氣詩·穀雨春光曉
唐·元稹
穀雨春光曉,山川黛色青。
葉間鳴戴勝,澤水長浮萍。
暖屋生蠶蟻,喧風引麥葶。
鳴鳩徒拂羽,信矣不堪聽。
猜你喜歡